近些年來,部分群眾對司法的不信任感,正在逐漸泛化成普遍社會心理,這種“泛化”顯然是長期積累的疊加效應。被媒體曝光的司法不公案件已不計其數(shù),但是當徇私枉法、司法不公層出不窮時,我們的懲戒、問責制度卻剛性不足,群眾對司法的不信任感就會日積月累、逐級升級。而由于過分的容忍,徇私枉法者對法律、公平的敬畏也逐漸蕩然無存,極有可能為更嚴重的司法不公埋下“地雷”。
司法公正關乎社會公平和正義的捍衛(wèi)和堅守,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石,因此,對司法的公職人員的管理和約束,應該嚴上加嚴,以“零容忍”來挽救“司法不信任”的普遍社會心理。如果,有一天,當法官都抱怨當法官越來越“難”了,那才是司法之幸、百姓之福。(廣州日報 吳杭民)
來源:新華網
【責任編輯: 李甲】
責任編輯:臨汾新聞網編輯
上一篇: 教育患了“行為分裂癥”?
下一篇: 人民日報評論員:歷史期待新的回答